打完最後一次大財盃後
一個人頂著高溫晃去淡江看評圖
從淡水站爬了20分鐘的路才到
大概已經3點了吧
還好還算看到幾個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評圖
不愧是社科院的土包子
不過收穫真的很多很多
評圖共三天我最後一天下午才去
如果演講時龔老師不講我還真不知道
展場分成AB兩個場地
評圖老師大咖的真不少
有一種眾星雲集的味道
好啦我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咖
只認識7.8個
一開始是這位長得很像典型建築系學生的同學開始
我還沒進入狀況
他的住宅好像是利用可活動的牆
使得生活空間可以任意作改變不受到拘束
好像還提到讓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模糊化?
而且似乎是由一首詩作為空間的發想點
不過老師認為他垂直線條的幾根棒子不知道是作啥的
而且背面很多牆還沒做好
同學不好意思剛走在大太陽下幾十分鐘還沒回過神沒聽清楚
接下來這位女同學打算作台北的圖書館
基地分析我沒聽到不知道在哪
似乎是利用舊房子作改造
老師稱讚她交錯的挑空空間很不錯
而且把咖啡廳引入圖書館拉回去星巴克唸書的群眾
對於不准飲食的傳統是一大突破
但是好像對書籍回收分類系統部份有些失望
接下來這位同學大概是這下午單棟建築物最漂亮的
他設計的是台鐵台中烏日站
想跟高鐵互別苗頭
多變的空間很受老師喜歡
但是細部設計顯然不太夠很可惜
而設計出如此多的平台也交代不清
有老師建議是不是要利用"時間"
來跟高鐵快速的商務性質作區隔
由於旅客較有可能因逗留觀光而搭台鐵
因而可在站內設計一些與旅遊結合的空間
GOOD IDEA
再來有一位同學我沒拍到
是設計一個多圓的單元模矩
利用數位扭曲的想法而成
好像是工業區吧
概念不錯但應用的太平面
大多集中在頂層的結構
而且老師們似乎對這個單元結構穩定有些質疑
接下來這位是大爆點之一
引發老師們的特別討論
他所設計在臺大醫院旁蓋的醫療中心
所希望能吸引觀光客有醫療觀光潮
建築中種了許多樹木他是說要給裡面的高級顧客欣賞
空間做很大以顯示高級
老師就開始質疑
屋頂那一片根本不需要多此一舉
雖然上面可以給人行走
但是這條動線根本不必
而且裡面是整形之用
還是整棟幾乎透明每個人都看得見
還可以從上面的入口進入
根本是很明顯的大反諷
而且一般客人與高級客人也沒有劃分很清楚
過大的辦公室及健身房沒有交待
應該先做個使用人數的規劃
我感覺被批得很慘
這位我幾乎沒聽到
似乎要做湖邊的一座教堂
為了屋頂一條條曲線與等高線的關係
與是不是都能看的到湖有一番討論
不過這張照得好
最後是一位講話很威的大姐
連老師都怕他三分
而且好像很難彼此溝通XD
他做的是天母的藝術大學?
以11個課程作為空間單元的發想點
包括繪畫.表演藝術.音樂.舞蹈.肢體.沒有結果的結果?等等
前面的介紹似乎很吸引我
但是她沒能夠把這些抽象的東西
轉成實體真正要蓋出來的建築
大概跟1個月前的我很像XD
其他用柱子.布跟樹木界定的戶外教學空間很裝置藝術
但是我有點質疑柱子的粗細高矮為何要一樣
以及面對自然為何不以樹木的天然位置取代人工柱子
下雨的教學區在哪等等
基地分析也沒做好
她的三個區域放到哪幾乎都沒差
等於太重於自己個人意志的表達忽略了建築的語言
其實她自己也承認沒有做完
一看空間以及細部的設計幾乎沒有只是一個概念而已
最後大概7點結束
老師總結以及我的心得
下次再說吧
睡覺去
- May 18 Sun 2008 23:55
淡江建築畢業評圖最後一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